“工作总结”

[复制链接]

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

1147 2
兼职网 发表于 2018-9-1 21:14:16 | 只看该作者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2015年6月18号,大学毕业。那时的我,没有丝毫的留恋,6月19号立马返回工作状态。

2018年6月19号,下班。这时的我,在办公室哭着用了同事半包抽纸。

抛开大学期间的兼职或者暑假工,真正接触到“工作”的时候,是一位长得像郭冬临的专业课老师,拿着我第二次论文答辩的的材料说“你的论文…………工作有那么重要么?给自己的大学四年的所学做一个总结的时间都没有?”

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,从窗户投进来,打在老师诺大的办公桌上,激起的一粒粒尘埃,清晰可见却又浑浊不堪。到最后答辩结束,我都没有勇气直视老师的眼睛,我怕那最后的目光,就是我大学四年的总结,更担心这个总结,将冲散我对未来饱含热情的信心。

自那时起,我便不断地回过头去看看我走过的路,不断地做总结。 当然,做总结跟会总结是两码事儿,而且是天壤之别。

我觉得最好的总结是:不念过往,不畏将来。而我的状态是:放不下,提不起。

特别是人情,这个最后说。


首先说说我理解的工作。

毕业三年的我,正式工作时间是7个月,刚毕业的头两年,与其说是在跟着父亲一起学做生意,倒不如说是父亲想教我如何更快的变成一个“社会人”。但后来发现,我太书生气了,不是做生意的料,就这样,我就被硬塞进了职场。

“职场”,听上去就像是虎狼成群的大森林,那里充满了角逐和斗争,丛林法则作用在食物链的每一个节点,它们永远都在竭尽全力地向前奔跑,不敢有丝毫怠慢,否则,就会成为别人的囊中餐。

传说中的“职场”正是以这样的一种姿态出现在各大成功学说里,侵蚀着身在其中的每一个局内人。

他们像非洲豹一样在职场中高速奔跑,告诉自己凌晨五点的北京是属于他们的;

他们有着类似狼群一样严格的等级制度,每天宣导的狼性文化让人误以为这就是公司的企业文化;

弱肉强食的鹰文化,激励或是逼迫每一位初入职场的年轻人,变得勇猛奋进,一切工作成果拿业绩来说话成了铁律。

职场到底是什么样的,我当然不能一概而论,但我觉得它在慢慢变化,随着90后慢慢崛起、60后慢慢谢幕,成功学像鸦片一样间歇性地让人亢奋终不能成功,梦想像泡沫一样遥不可及变幻莫测,更多的年轻人更愿意追求心灵上的慰藉:对得起自己就行,明天的事明天再说。

嗯,这很90后,他们忠于内心。插科打诨、浑水摸鱼好像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。

我喜欢这样的90后,人总是会不自知地就向自己的偶像或者标榜的某种信念靠近,我也是。

初入职场的我像一只受惊的兔子,胆小警觉,当我发现这是一片充满清香的大草原,周围没有虎视眈眈的豺狼虎豹,我便乐此不彼地一头扎进去。曾有那么两个月的时间,我乐不思蜀,不知道这是职场中的世外桃源,还是这职场已经成了90后的专场,管他呢,我甚至都忘了我的工资拖了西安市平均工资的后腿。

直到有一天我发现,草原上的兔子越来越多了,这些兔子们既是合作关系,要维护好共同的家园;又是竞争关系:不变的草原数量和日益增加的兔群。

而这个,才更像是90后的职场。

说了工作,那就再来谈谈总结。

听到最多的就是:“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,为以后的成功铺路。

”古人云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”

现在的我,总是习惯性地对过去做一些总结。好像没有那些总结,过去就会变得缥缈无形,会被风击散。

我需要对过去进行抽丝剥茧,来定义过去的一段时间是否值得,是否能抑制住日益焦虑的内心。

结果决定行为,为了不让最后回过头总结的时候,垂头丧气、焦虑无比,我极为克制、自律,用一些格子把每天的24小时框住,每个时间段做什么事情清晰了然,看似争分夺秒奋勇向前,但其实就如同一根绷久了的橡皮,脆弱不堪。

如同那些要了面子失了里子的人一样,我用自律的生活习惯填满了时间空虚了内心。

晚上坚持学习了两个小时的PS,却远不及我跟朋友谈了两个小时《平凡的世界》带给我的那种开心,然而后者却会使得我焦虑升级:我打破了“本该有”的那种自律,养成的“好习惯”被打破了怎么办?今天一天怎么能什么新的技能都不掌握呢?这样下去变颓废了怎么办?

与其要感受这种焦虑的煎熬,还不如撑着眼皮学习两个小时PS。

这样,我就变成了一只被蒙住眼睛的兔子,在陌生的道路上凭着感觉奔跑,直到越来越枯燥,越来越吃力,越来越孤单,越来越惶恐不安。

我的总结,总是带给我这样如山倒般的感觉,压着让人喘不出气,还挡着我向前看的视线。

这很不90后,他们个性张扬、忠于内心。负重前行,似乎应该是很久远的事情了。

最后是人情。

内心敏感的人似乎总是活的更累一些,一颗小小的石子就能激起层层波澜;更要命的是那些内心敏感的处女座,她们追求完美,力挽狂澜,却激起了千层浪,在礁石上击起的浪花,刺激着每一根神经,传导至每一个神经末梢,焦躁不安,内心乱如麻。

跟人Blablabla兴致昂然地吐了不少心声,会因为某一个细节,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说多了,是不是矫情了?就像灯光下的小丑一样,面对着不知道哪里来的哄堂大笑而立马惊慌失措起来。

“ 别人稍一注意,你就敞开心扉,你觉得这是坦率,其实这是孤独”,这是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一句话,似乎很精准的总结了那个Blablabla的小丑。

社交障碍是自卑而敏感的90后的普遍现象,比起面对面握手说你好做自我介绍,他们更愿意躲在电子屏幕底下发一个连哭带笑的表情,来掩饰不熟悉的尴尬。

上学时我曾因惧怕社交,拒绝团体活动,戴着耳机躲在图书馆的书堆里,想与世隔绝。但终究,我要走向社会这个以人为主体的结构中,没了当年说NO的决绝。

在大浪里随波翻腾,以为这是成熟了的样子,但其实在多少次尴尬的社交中积累下得窘迫,会让人更加心生畏惧,望而却步,如此循环反复。

还有一种人情,是最近才有体会。

源自于几个大学室友对我的抱怨:跟我们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,在她(共同的大学同学)的朋友圈里的评论却这么积极,你更爱她一些。

给好友造成的冷落感我当然心怀愧疚,但更多的能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欣喜:许久未见,友好如初。最后更多了些珍惜。

在我身上同样有这种些许的“占有”感:我当你是最好的朋友,那你也应该这样区别对待我和别人。粗看觉得幼稚,像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说出来的话,但是,换一种表达,你或许就不这么想了:只是你把这份友情看得太重要了,别人其实并不放在心上。有多少次劝告自己成熟点,这句话没有在耳畔想起?

越是有这种微妙的“占有”感,越是容易失落,越是容易变得冷漠,越是容易诱发“认真你就输了”的独白。

人情,当然不止于这些,但这种难的提起放下的、是包括90后在内的所有人的共性。


就在这种工作的迷茫,莫名的焦虑,人情的冷暖中被蹂躏、被蹉跎,惶惶而不可终日,写了以上杂文,旨在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身轻如燕般奔跑,而不是现在的负重前行,旨在跟我一样的人引以为戒。


收藏
收藏0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精彩评论2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沙发
 楼主| 兼职网 发表于 2018-9-1 20:33:13 | 只看该作者
不恋过去  不惧将来  活在当下才是最好的[赞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板凳
 楼主| 兼职网 发表于 2018-9-1 21:32:16 | 只看该作者
好的文章,无非要的就是代入感! 读他人的文章,想自己的事情,惊觉自己长久以来亦是徒劳无获,却总是笑谈时间匆匆而过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手机版-小黑屋- 兼职网

jianzhiw 手机兼职;X3.2© 2014-2018 jianzhiwang

兼职网汇聚了国内最全的网上手机兼职赚钱任务,正规的网络兼职赚钱平台,手机免费做兼职等手机可以做的在线兼职任务网站.大学生在家兼职赚钱,正规手机兼职平台,网上做兼职在家兼职赚钱的网络兼职平台